第四个“故事”
叫“刺猬理论”
,这个也很简单。
大家知道,“刺猬理论”
就是说,在寒冷的天气,两只刺猬想要抱团取暖,离得远了不暖和,离得近了又彼此刺痛了,几经折腾与调整,才终于找到了相互取暖的最佳距离,既能相互取暖,又不至于被刺痛。
“刺猬理论”
又称为人际交往中的“心理距离效应”
。
运用到管理实践中,就是领导者要想搞好工作,应该与下属保持一种不远不近的“亲密有间”
的恰当合作关系。
管理中是如此,恋人之间、夫妻之间也不例外。
感情中这种现象很常见,就是说,当两个人在一起过于亲密,双方都没有私人空间,越是容易产生厌倦;如果留出合适的私人空间,可能两个人相处的效果会更好。
我们大家每个人的出身不同、个性不同、成长背景不同、生活习惯不同,这种种差异,就像刺猬身上的刺。
两个人在一起,就像两只刺猬在一起:彼此间离得近了,会扎,疼啊;如果不靠近,离得远了,会冷,冻啊。
因此讲,保持亲密的重要方法,就是保持适当的距离,远远近近自己来定,原则就是让自己愉快、让别人轻松。
有人总结说:亲人之间,距离是尊重;爱人之间,距离是美丽;朋友之间,距离是爱护;同事之间,距离是友好;陌生人之间,距离是礼貌……大家品一品,是很有道理的。
举一个现实中的例子:前几年,有位小伙子在小区买房,准备买两套房,一套给父母住,一套是自住,当时向我请教,我给出了一个建议,也就是“一碗汤的距离”
。
为什么这么讲呢?就是说,因为如果太近了,这个汤端过来“烫嘴”
,父母不高兴,是吧?如果太远了,这个汤端过来就凉了,也不好,对吧?大家想一想,是不是这个道理。
下面,我请几位同志发言,谈一谈你对“刺猬理论”
的认识、理解,或者说这个“刺猬理论”
对你有什么启发……
韩可举起手来发言,道:“龙书记,我对于您刚刚讲的这个‘刺猬理论’,还是有些感触,在这里分享一下,谈谈对我的启发……这个理论其实讲的就是人与人之间的相处,应该要保持一定的合适的距离,既不能太远、也不能太近,因为太远了不好、太近了也不好,太远了的话就容易感觉到疏远,太近了的话就容易产生磕碰……包括我们同事之间在相处的过程中,也应该遵循这样一个原则,就是说应该保持一个恰如其分的距离,或者说边界感,那样的话,才能够有更好的社交效果,才能够走得更久、更远……”
韩可发言结束后,还有一些学员举手发言,所讲的大差不差,都是车轱辘话一般说过来再说过去,了无新意,倒是把培训班现场的氛围衬托得挺好,热热闹闹,一派热烈祥和的场面。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