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2章 百姓-《所有人都知道未来我是千古一帝》

第42章 百姓(第1页)

普通百姓可能没有太多高深的学问,但他们对生活的实际体验却是最真实的。

当一个政策对他们不利时,他们往往会毫不犹豫地表达出自己的不满和愤怒,甚至可能会破口大骂。

与大臣们不同的是,他们可没有像大臣们那样需要在昭文帝的统治下讨生活,自然也就没有那么多顾虑和顾忌,更不会像大臣们那样,即使心中有再多的不满和怨言,也只能忍气吞声,不敢骂出声音,最多阴阳怪气一下。

]

天幕下,百姓们心虚不己,不是故意骂的,要是政策好的话,谁吃饱了撑的去骂人。

几位大臣在府中谈论。

一个大臣甩着朝珠冷笑:“昭文帝陛下竟总往市井钻,听那些泥腿子叫嚷。”

礼部侍郎孙方端着茶附和:“百姓连字都不识,懂什么国策利弊,听他们骂骂咧咧,能成治国大事?”

户部侍郎李绅也捋须摇头:“沙场拼杀、朝堂谋略,岂是目不识丁者能参透,昭文帝陛下听这无用之言,实在荒唐。”

话语间,满是对昭文帝重视百姓声音的不屑,仿佛百姓的生活疾苦与真实反馈,在他们眼中只是无关紧要的嘈杂。

如果袁泽此时在他们身边,反驳地对他们说:“百姓是不懂,但是他们不傻。”

我们作为后来者,有上帝视角觉得我昭文帝处理奏折很简单,有人就会说我上我也行啊!

真是站着说话不腰疼。

天玄帝对此深有同感,这折子堆里,多少人学茹太素,洋洋万言尽是虚浮辞藻,真正利民良策,倒藏在最后几行。

天玄帝对徐贤说:“传旨,仿泽儿定字数、格式,让那些‘绣花枕头’折子,再没处藏拙!”

集市中天幕播放皇帝挑灯夜战、眉头紧皱地审阅奏折的画面,屠夫看着天幕中皇帝疲惫的面容,忍不住叹了口气:“俺一首以为当皇帝就是天天大鱼大肉,想干啥就干啥,没想到还要看这么多东西。

咱平日里记个账都头疼,皇帝咋看得过来哟,当皇帝也不容易呐!

旁边的卖菜大爷说:“以前光听说皇帝威风,今天才知道还有这难处。

怪不得老辈子讲,伴君如伴虎,大臣们递的奏折要是写不好,惹得皇帝心烦,说不定脑袋就没了。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