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拒绝国民党接收台湾,国府被迫撤退至金门与马祖1945年秋,战争结束的钟声尚未平息,另一场关於权力与领土的角力便悄然展开在英美联军夺回福尔摩沙并赶走日军後,中华民国国民政府旋即向盟军总部递交照会,要求由中国政府正式接管福尔摩沙与澎湖蒋中正声称,这是民族复兴的必经之路,是完成反日抗战後的历史使命但l敦的回应冷淡而保守「福尔摩沙自十九世纪以来即为英国皇室之领土,暂无移交他国管辖之计画」英国外交部在一封简短而冷峻的公函中回绝了重返中国统治的要求虽然旧金山会议上,美方表面保持中立,但事实上,华盛顿与l敦早已就福尔摩沙的战後安排达成默契尽管有美军驻紮协助重建,但实质行政权仍交由英国总督府继续运作,只是象徵x地纳入联合国托管系统之下,以避免外交争议这消息在重庆如重磅炸弹般爆炸蒋中正在日记中写下:「台湾者,失而复得而不得,痛哉!
」同年冬,国民党高层召开秘密会议,重新评估整t东南防线的布署,最终决定将福建沿海的金门、马祖与乌坵列岛设为「战略特区」,作为国府可能的後路---冷战的影子英国方面则迅速稳定战後局势,重建因日军占领而受损的殖民基础设施旧港j笼与新维多港打狗恢复为皇家海军基地,铁路与通讯线路紧急修复,并扩充北部的防空设施临时军事管制在大墩、沪尾、凤山等地延续近半年,直到1946年初由新任总督麦唐纳爵士正式宣布恢复「文官统治」与此同时,国民政府在金门兴建临时总部,并派驻海军舰队封锁乌坵与东引周边海域,企图以实际控制力向国际社会施压但英国方面对国府船舰频繁接近福尔摩沙海岸表达强烈抗议,甚至一度调派驱逐舰於南方海峡巡弋外交紧张之际,福尔摩沙社会内部却出现不同的声音经历日本与战争时期的动荡,不少民众对「再一次政权更迭」感到疲惫与疑惧「我们要的是平静与工作,而不是再换一面旗帜」一名沪尾铁道局职员在《福尔摩沙日报》的访谈中说道---裂缝与沉默尽管国民党在对内宣传上仍坚称台湾「终将回归祖国怀抱」,但现实却不断击碎这种信念1947年,联合国监察小组以「当地政局稳定」、「英国统治有效且具合法x」为由,宣布延後关於福尔摩沙主权的最终裁决蒋中正面对连串挫败,逐渐将重心转向对内肃清与东南沿海的防卫建设福建、广东各地的政军系统纷纷接获命令:「必须守住最後一哨,不容再失一岛一屿」福尔摩沙与中国大陆的距离,从未如此接近,却也从未如此遥远对於岛上的居民而言,l敦与重庆的拉锯已非他们所能掌握,更多人转而思索:「在这块土地上,我们要用什麽身份生活?又该将未来寄托於谁?」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