余婆子小声的诉苦,现在我们的话她根本就不听,越劝她她越反感。
她以为我们是害她呢,不是为了她好。
摊到这样的闺女是家门不幸啊。
你看我一说起来就没完没了了。
不聊了,还忙着呢。
有时间再聊。
好,先干活。
咱有时间再聊。
余婆子说道,那就辛苦你们了,我还有事就先去忙了。
李婶笑了笑,不辛苦。
李婶问周婶子,我干什么?
周婶子看了看,和我一起洗菜切菜吧。
我连忙问,那我呢?
周婶子看了看我,就给我们打打下手吧。
李婶和周婶子坐了下来开始干活了。
我蹲了下来看了一下,准备的还不少呢。
有素菜,有荤菜。
看来他们家还挺殷实的,这次可是花了不少钱呢。
在院子里帮忙的还有几个妇人。
不过,我都不认识。
我也帮忙洗菜,边洗边听她们在聊天。
一位妇人叹气说,哎!
这次余婆子真是花了不少啊,这两边的酒席都是她家出的。
你们说,这王寡妇也真是的,哪有这样的,她家娶儿媳,非要在余婆子这里摆酒席。
从来就没有这样的规定,也不合理啊。
她呀非要跟别人不一样。
另一位说,我看呐,她就是为了省钱,才这么干的。
就是看余婆子家好拿捏,不花钱白娶了个儿媳。
这王寡妇得了便宜还卖乖。
真是不知足。
坐在另一位旁边的妇人说道,你们都说错了,不是余婆子家好拿捏,而是她女儿非要嫁。
怎么劝都没用,也是没有办法了。
这不就被王寡妇抓住了机会,就提了这样的要求了吗。
这要怪也怪余婆子的女儿,还有王寡妇的儿子。
这是周婶子接话,你们这话说的对,可不是咋的。
一个巴掌拍不响。
这姑娘家家的天真单纯的很,花言巧语几句就上当被骗了。
还是太年轻了,没有经历过事情。
哎!
这以后可有苦日子了。
在场的众人都觉得周婆子说的对。
她们没有一个人人是看好木匠的女儿和王寡妇的儿子的婚事的。
这往后肯定会过的一地鸡毛的,家无宁日啊。
李婶说了一句,往后这余婆子家没有安宁的日子过了,有得闹了。
过日子嘛,都希望能和和睦睦的、快快乐乐的、安安静静的、简简单单的,谁愿意家里整天吵吵闹闹的、打打骂骂的,搞得家宅不宁的。
还过不过日子了。
周婆子说,是啊,想想都头疼。
一个干活的妇人问,这余婆子家的女儿呢?今天好像没有看到她。
周婆子回道,我刚才看到她提着东西出门去了。
另一个妇人说,这明天就要成亲了,她还往外跑啊。
你们说,她是不是去见书生了?
有可能,她手里还提着东西呢。
这还没有成亲呢,就把娘家的东西往婆家拿。
真是养不熟的白眼狼。
这次估计余婆子把家底都赔上了,她呀把家里坑的有多惨。
都不知道反省,还拿东西给婆家。
周婆子接话道,这也没办法,谁让余婆子瘫倒这样的女儿呢。
总不能把她给打死吧,好不容易养大的,也舍不得下不去手啊。
(第2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