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69章 一颗善种-《短篇的民间故事200以内》

第469章 一颗善种(第1页)

在古老的村落里,住着一个名叫小谦的青年,家境贫寒,除夕夜时分,面对空荡荡的米缸,他无奈地踏上了觅食之路。

夜色掩护下,他悄悄接近了一户殷实人家的大宅,恰逢这家人正举行接神仪式,趁着热闹,他敏捷地溜进院子,藏匿于简陋的牲口棚中。

然而,他的一举一动,皆被宅中的一位智者老翁尽收眼底。

仪式结束后,家人纷纷回到屋内,三个儿子携妻儿向老翁拜年,献上热气腾腾的饺子。

但老翁面露忧色,拒食饺子,引来众人疑惑。

老翁长叹一声,缓缓揭开了一段尘封的往事:“你们其实还有个兄长,因家境贫寒,幼时被送养他人。

今夜,我仿佛见到了他,他却徘徊门外,不敢相见。”

三个儿子闻言,急切询问兄长下落,老翁指向牲口棚的方向。

兄弟三人立刻奔去,将一脸茫然的小谦拉出,热情地唤作“大哥”

小谦被这突如其来的亲情冲击得手足无措,只得随兄弟们进屋,心中五味杂陈。

饭桌上,老翁含泪向小谦致歉,承诺日后可随时来取所需。

小谦被这温馨的氛围所感染,半推半就地接受了这份突如其来的家庭。

谈话间,众人得知小谦家境贫寒,老翁的三个儿子当即决定次日相助。

次日清晨,满载粮食与年货的大马车驶向小谦的家,他的妻子正担忧地在家中守候。

小谦归来,讲述了这段奇遇,一家人惊讶之余,满心感激。

不久,老翁的三个儿子亲临,亲热地称呼小谦的妻子为“大嫂”

,将物资搬进屋,留下欢声笑语。

自此,小谦成了老翁家的常客,生活渐渐有了起色。

一日,老翁语重心长地对小谦说:“那晚之事,我心知肚明。

但你若真有难,我岂会见死不救?我西边的三亩地赠予你,望你勤劳耕作,自给自足。

日后我若离去,你也能独立生活,不必再麻烦兄弟们。”

小谦听懂了老翁的言外之意,感激涕零,决定从此自立更生。

他每日捕鱼,专挑最大的鱼挂在老翁家门前的筐里,以此表达谢意。

某日,当他如往常般送鱼时,意外发现筐内藏着一包沉甸甸的官银,瞬间警觉这是一场阴谋。

他毫不犹豫地将官银抛入河中,换上自己捕的大鱼。

次日,果然有人诬告老翁家藏有官银,官府来人查看,只见筐中跃动着一条大鲤鱼,哪有什么官银的影子。

这段故事,见证了老翁一家的善意如何种下了感恩的种子,而这感恩之情,又如何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传递出“善有善报,善意循环”

的深刻哲理。

在这个充满温情的世界里,每一份善意都可能成为照亮他人生命的光。

这段故事,见证了老翁一家的善意如何种下了感恩的种子,而这感恩之情,又如何在关键时刻化险为夷,传递出“善有善报,善意循环”

的深刻哲理。

在这个充满温情的世界里,每一份善意都可能成为照亮他人生命的光。


(第1页)

请关闭浏览器阅读模式后查看本章节,否则将出现无法翻页或章节内容丢失等现象。